寶寶總是拉白色奶瓣,是不是消化有問題?
寶寶的便便可以說是爸爸媽媽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了,除了關心便便的形狀、顏色、氣味,還特別關心拉奶瓣的問題。經(jīng)常有人問:寶寶便便里的白色小顆粒是什么?寶寶總拉奶瓣是怎么回事?
那奶瓣到底是什么?拉奶瓣是不是意味著寶寶有消化問題?下面就給大家說清楚。
奶瓣到底是什么?
在寶寶的便便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白色小顆粒,這些白色小顆粒就是奶瓣。
奶瓣其實是吃到肚子里的奶遇到消化液里的胃酸、胃蛋白酶、糜蛋白酶等物質后,凝結成的乳凝塊。奶變成乳凝塊之后,更容易被腸道消化吸收。
如果乳凝塊沒有完全被消化吸收,就會隨著便便一起拉出來,那么在便便里面就能看到奶瓣。
哪些情況下寶寶會拉奶瓣?
以下幾種情況會導致寶寶拉出奶瓣:
胃腸道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還不夠
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質的主要是各種蛋白酶,在寶寶出生后的前 3 個月里,蛋白酶分泌比較少,活性較低,還不能把奶里的蛋白質完全消化,所以便便里面的奶瓣比較常見,滿 3、4 個月后奶瓣就會減少。
最近給寶寶吃了奶粉或換了奶粉品牌
一般來說,不管是吃母乳還是奶粉,寶寶都可能拉奶瓣,但吃奶粉的寶寶更容易拉奶瓣。所以如果剛給吃母乳的寶寶吃了奶粉,或者換了奶粉牌子,他的消化道暫時不能適應,拉的奶瓣也會變多。
這是因為奶里面的蛋白質主要有兩類,一類是乳清蛋白,一類是酪蛋白。前者更容易被消化,后者不容易被消化。母乳里面乳清蛋白多,而普通奶粉里面酪蛋白更多,所以吃奶粉的寶寶便便里有奶瓣更常見。
奶粉沖得太濃了或寶寶最近吃奶太多
如果寶寶吃奶吃太多了,或者奶粉沖得太濃了,超過了他消化蛋白質的能力,那么多余的乳凝塊也不能完全消化,也會拉奶瓣。
寶寶近段時間消化功能紊亂
在嬰幼兒時期,寶寶的消化功能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,比如以下這些:
生病感冒、打了疫苗、起疹子、拉肚子、便秘。
近段時間給寶寶喂食不當,喂了冷的食物或者不干凈的食物。
寶寶肚子受涼、天氣太熱等。
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,導致消化功能紊亂,使蛋白質沒完全消化就被拉了出來,所以這時候便便里面也會有奶瓣。
寶寶拉奶瓣了要怎么應對?
如果不滿 3 個月的寶寶便便里面有奶瓣,只要沒有其他異常,也沒有生病,身高體重增長良好,就不用太擔心。
拉奶瓣只是因為寶寶現(xiàn)在消化能力還不夠,近期加了或者換了奶粉引起的暫時性表現(xiàn),可以吃一些促消化的藥,比如胃蛋白酶顆粒等。等寶寶再大一點,消化蛋白質的能力增強,拉奶瓣的情況就會減少了。
如果寶寶是因為近期打了預防針、天氣變化大、肚子受涼才出現(xiàn)的拉奶瓣,建議先調整一下,注意腹部保暖、飲食不要過冷過熱、多休息,奶瓣會慢慢減少的。
如果寶寶拉奶瓣的同時生病了,比如感冒、支氣管炎、起疹子、拉肚子等各種疾病,那么一定要去看醫(yī)生,把病治好之后,消化功能恢復了,奶瓣就會減少了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寶寶 3~4 個月以后,如果還總是拉奶瓣,最好去醫(yī)院檢查一下,以免存在某些疾病影響了消化功能。
新浪微博:@咔淇貝兒
微信公眾號:咔淇貝兒
喜歡本篇文章歡迎分享到微信“寶媽育兒群”或轉發(fā)朋友圈。
版權申明:圖文、音頻、視頻,文章轉自網(wǎng)路,版權歸屬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